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瓜子大王洽洽净利暴跌7成 原料涨价与渠道压货成主因

“瓜子大王”洽洽净利暴跌7成 原料涨价与渠道压货成主因

业绩断崖式下跌引市场哗然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最近交出了一份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成绩单。8月21日晚间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这家被誉为”中国炒货第一股”的企业净利润同比暴跌73.68%,创下近年来同期最大跌幅。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降5.05%;归母净利润仅8864万元,远不及去年同期的3.37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毛利率从28.41%骤降至20.31%,净利率更是从11.62%跌至3.24%,盈利能力明显弱化。

洽洽食品怎么了?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瓜子行业龙头,为何突然陷入如此困境?分析半年报数据不难发现,除了营收下滑外,成本端压力尤为突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76.12%,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84.77%。面对这样一份成绩单,公司决定不派发现金红利,也不进行送红股和转增股本。

天气与成本双重打击致利润承压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洽洽食品给出的解释主要集中在原料成本上涨和渠道调整两方面。2024年9月内蒙古葵花籽主产区遭遇连续阴雨,导致原料霉变率提升,符合洽洽质量标准的好瓜子产量减少,价格天然水涨船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这种”连涨带霉”的情况让成本压力陡增。

不仅是瓜子原料,巴旦木、腰果等坚果原料价格也因天气和行业周期影响上涨。要知道,洽洽食品的葵花籽原料基本都来自国内,主产区受灾直接影响供应链稳定。东吴证券已经下调了对洽洽食品的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调降1.6亿、0.4亿和0.4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渠道压货难题。河南省某临期食品折扣仓负责人张峰透露,洽洽瓜子春节前向经销商大量压货,远超市场消化能力,导致节后出现大量甩货现象。据他介绍,一线品牌临期食品的收购价仅为正常价的50-70%,由此可见经销商基本是在赔本清仓。

跨界尝试难挽颓势 年轻消费者流失

面对主业增长乏力,洽洽食品近年来没少在创新上下功夫。打开天猫旗舰店,酸菜鱼味、山野酸汤味、茉莉碧螺春味等新奇口味的瓜子琳琅满目,但这些产品似乎更多是噱头,难以成为主流。2022年推出的”瓜子脸面膜”和王者荣耀联名包装,以及今年试水的瓜子仁冰淇淋,都未能真正打动年轻消费者。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洽洽35岁下面内容年轻客户占比已从三年前的58%降至41%。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洽洽的频繁跨界是在寻找业务增量,但容易导致品牌失焦。就像泸州老窖做香水一样,这些尝试能否转化为持续增长动力,仍需市场检验。

在最近的业绩说明会上,面对投资者关于股价连年下跌的”灵魂拷问”,洽洽管理层回应显得谨慎有余而决心不足。公司强调将优化运营和产品结构,但缺乏具体时刻表和量化目标。自2020年9月峰值以来,洽洽股价已连续下跌5年,目前仅为巅峰时期的三分其中一个。

从”中国炒货第一股”到净利润暴跌七成,洽洽食品的困境折射出传统零食企业在成本管控、渠道管理和年轻化转型方面的多重挑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消费习性快速变化的今天,”瓜子大王”能否重振雄风,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