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浪翻滚。近日,沙湾区踏水镇凉水村的200亩水稻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金灿灿的稻谷从出料口倾泻而下,直接装入等候在田边的运输车。 “今年我们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不仅效率进步了,稻谷质量也更有保障。”种植大户吴德全告诉记者,他今年种植的“野香优臻占”优质水稻长势喜人。该品种具有米粒晶莹、口感清香有嚼劲等特点,非常受市场欢迎。 据吴德全介绍,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今年水稻结实率明显提升,预计亩产可达1000斤,总产量约20万斤。“看这稻穗,颗粒多饱满!”望着丰收在望的稻田,吴德全脸上洋溢着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创新推行“稻药轮作”种植模式。待水稻收割完毕后,吴德全规划在10月种植泽泻等中药材。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还能增强经济效益。“稻药轮作模式让我们实现了‘一地两收’。”吴德全算了一笔账,相比单一种植,这种模式能让每亩地增收好几千元。同时,他的种植基地还带动了周边近200名村民就近就业,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沙湾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和特色种植模式,通过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眼下,这些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确保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