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病毒病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甜瓜花叶病毒(MM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等多种病毒侵染所致,且只能预防,不能治愈。下面内容是一些防治技巧: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有差异,发病严重地块,可采用抗病品种或及时更换品种,如早熟南瓜品种蜜本南瓜对病毒病有较强抗性。
种子处理:
从无病毒病的植株上采种,由于该病毒可在种子上越冬,形成中心病株后通过昆虫和汁液摩擦传播。
播种前,可先用清水浸种3 – 4小时,后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药液后晾干播种;或用55℃温汤浸种40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催芽播种;也可用70℃干热消毒3天,或把种子放入45 – 50℃温水中浸种,浸种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5℃时,浸泡2小时再用0.02%的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净,滤干,接着用湿毛巾包好置于25 – 30℃的温度下,经过24小时催芽,待芽露白即可播种于营养钵。
轮作倒茬与深耕改土:与葫芦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进行深翻改土,有助于减少土壤中病毒的积累。
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充足,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注意氮肥、磷肥、钾肥的配合,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能力。高温季节可适当多浇水,降低地温,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遮阴降温,防止秧苗早衰。
避免接触传染:农事操作中,接触过病株的手用肥皂水洗净后再进行农事操作,防止接触传染。田间作业时,避免践踏植株蔓叶,尽可能减少农事操作造成伤口,农事操作应遵循先健株后病株的规则。早熟南瓜不需打杈,避免造成伤口传毒。
及时拔除病株:在田间操作,如整枝、压蔓、摘心、授粉时,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或深埋,以免传播病毒。在有条件的地方,检查地块时集中拔除,统一处理病株后,用肥皂洗手,接着再进行其他田间管理职业,预防人为的病毒传播。
清除杂草:许多杂草是病毒的中间寄主,要及时清除瓜地杂草,减少病毒的中间寄主。
避蚜措施:
物理避蚜:南瓜定植后,用银灰膜覆盖,可避蚜,减少病毒病发生;也可用30cm×20cm的黄板涂上机油诱杀有翅蚜,每667m2挂35块,悬挂在高于南瓜植株10cm处。
药剂防治传毒昆虫:在蚜虫、粉虱、蓟马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防止传播病毒。例如,百株蚜量达到500头时,可选用一遍净(蚜虱净)1000 – 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 – 3000倍液,或每667m2用3%啶虫脒乳油15 – 20ml,加水30kg喷雾。也可用银灰膜条驱蚜,以避免其他田有翅蚜迁入瓜田。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下面内容药剂,每10天1次,连续喷施2 – 3次,不同药剂可交替使用:
病毒抑制剂和生长促进剂配合: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NS83增抗液100倍液、抗毒剂1号250 – 300倍液;或植病灵800倍 + 蚜贰清2000倍或此虫嘛2000倍 + 病毒希克400倍液、消毒一遍净800倍液。
其他药剂组合:20%盐酸吗啉胍600倍液或2%香菇多糖800倍液等加高氮靓丰素60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或NS – 83增抗剂100倍液。
顺带提一嘴,开苗后还可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倍和600倍20%病毒A混合溶液7 – 10天1次喷洒防治,直至坐果期,效果良好。对已发生病毒病的植株,可用600 – 800倍抗病毒型SO – 施特灵(或500倍植病灵、病毒A)配0.1硫酸锌和50 – 8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混合液进行喷洒,5 – 7天1次。具体药剂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