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淳安县下姜村乡村振兴展示馆栀子花与创意碰撞杭州淳安下姜村乡村振兴开新花淳安县下姜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15日电(鲍梦妮王亚萍王诗佳)8月14日,由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与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栀子花开创见未来”下姜栀子花主题文创大赛在当地下姜村落幕。20余组融合栀子花文化与乡土风情的创意作品,不仅展现了高校聪明与乡村资源的碰撞,更让大众看到“一朵花”背后的产业升级与文化赋能之路。

走进枫树岭镇下姜村,山坡上连片的栀子花丛虽已过盛花期,枝头饱满的果实却预示着丰收。这抹“栀子绿”,正是枫树岭镇近年来进步的重点产业其中一个。

“我们不只是种栀子花,更在做‘栀子花经济’。”枫树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全力形成从栀子花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文旅体验的全产业链。”而这条产业链的“提质密码”,藏在文化赋能里——依托省级文化特派员资源,镇村联动打造“栀子花开”文创品牌,让乡土资源有了更丰富的表达载体。

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作为下姜村文化特派员的胡逢阳对此深有体会:“栀子花是下姜的‘生态名片’,但要让它成为‘经济名片’,得靠创意添彩。”从“栀子花开”品牌文化挖掘到策划本次文创大赛,他始终在探索“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

据悉,这场始于4月30日的文创大赛,自启动就得到浙江全省高校的积极响应。22所高校的文创团队分批深入下姜村采风,将下姜村栀子花的故事转化为68组参赛作品。经过初评,20余组作品进入决赛。决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进入决赛的作品均获优胜奖。评分体系科学严谨,聚焦文化内涵、创意价格、设计表现、市场潜力及综合完成度五个维度,以评委平均分定名次。

最终,浙江师范大学团队凭借胸针、手链、水杯等4款作品组成的《“灼灼栀栀至诚相伴”》在本次大赛中斩获第一。水杯上少年少女采花的场景细腻生动,人物服饰、采花角度都还原了下姜村的生活细节。“每一件都要贴合‘创见未来’的主题,既要有栀子花的形,更要有下姜的魂。”团队代表朱挺说道。

从文化创意到经济动能的跨越,正是这场大赛的核心价格所在——让洁白芬芳的栀子花,不仅是山野间的风景,更成为带动乡村进步的“致富花”。

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这些作品不只是‘展品’,更要成为‘产品’。”胡逢阳表示。据介绍,部分杰出作品将生产入驻下姜村栀子花开展示馆,并逐步落地生产,成为村民可增收的“新商品”,这正是举办大赛的初衷。

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算过一笔账。过去栀子花产业主要靠一产种植和简单加工,附加值有限。如今通过文创注入IP属性,游客能带走的“伴手礼”多了,文旅吸引力也强了,是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在胡逢阳看来,文创大赛的价格在于搭建了一座桥,让高校的创意落地到乡村的土壤里,既激活了年轻人的灵感,也让下姜的文化资源有了转化路径。从胸针、盲盒到打卡路线,这些创意正在让栀子花从“山野风景”变成“致富花”。(完)

来源:中新网浙江